佛弟子文库

如何助老人一臂之力,以尽我们的大孝

大安法师  2025/05/06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  听文章

如何助老人一臂之力,以尽我们的大孝

问:永宁寺这么多老“菩萨”,常年在这里修学,风雨无阻,确实看了让人感动。他们明白要往生西方。因为年纪大的原因,在这修学的过程当中,怎样能作到更如理如法?结合他们年纪大,念到一心不乱相当难。确保往生更有把握,我父母就是在这里的。一个八十四岁,一个八十五岁,子女都学佛,我们都很焦急哪!该如何如理如法助他们一臂之力,以尽我们的大孝?

大安法师答:这也是孝子写的。首先永宁寺这么多老“菩萨”常年在这儿修行净土法门,风雨无阻,确实令人随喜、赞叹。你们有这样的信愿之力,阿弥陀佛都会知道的,如来悉知悉见。往生不一定非得要一心不乱不可。你只要深信切愿,尽自己最大力量去多多念佛,阿弥陀佛在我们临命终时,一定会拿着莲台来接引我们的。

要知道确保往生这桩事情,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承诺。不是全靠我们的功夫,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告诉我们,“设我作佛,十方众生,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。“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,只要闻到我的名号,产生至诚的信心、欢喜,发愿到我的刹土,你哪怕念十声,我都能让你往生;如果不能往生,我就不成佛。”

现在法藏菩萨已经成佛了,所以我们至心信愿念佛,乃至十声都决定往生。现在我们在这里还不止十声,而是每天一万声,两万声,三万声,那还能不往生吗?阿弥陀佛给了我们这个庄重的承诺,我们只要去相信,只要发出恳切的愿,厌离娑婆,欣求极乐。这个“愿”是要成就的,不要等到阿弥陀佛来的时候,你又贪生怕死,“哎呀!想想我的孙子还没有考上大学,我的孙女还没有结婚,等我完成这两个事情再往生”。要告几年假,那就麻烦了。这时候你不要请假,阿弥陀佛一来,义无反顾赶紧走。提前从“牢房”里面释放,你要随时以欢喜心跟阿弥陀佛走。

阿弥陀佛在我们临命终时,他第十九愿就告诉我们,“你只要深信切愿念佛,我临命终时都来接引”。阿弥陀佛是接引佛。我们东林寺塑的就是接引佛的形象,他的右臂伸得很长,来接引我们;然后接引我们的神识在他左手的莲台上。而且是站立的姿态。所以自己对往生这个事情,要有决定的信心,作得生想,作往生净土已经成办之想:“我虽然身体在这个娑婆世界,我的心已经在极乐世界了,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嘉宾了,已经在阿弥陀佛的大悲光明的摄受之下。”摄受是什么意思?阿弥陀佛光明力量很大,一把你抓住,你想跑到其他地方都跑不掉,直接让你到极乐世界去了。

所以你们这些老菩萨在这边念佛,要安心的念佛,安乐的念佛,欢喜的念佛,就等待临命终时最辉煌的一刻到来了。一来,带着灿烂的笑容就走了。那你的这些子女们,也为自己的父母感到高兴。不仅临命终高兴,现在就要为你的父母高兴。你父母能够在这里这样精勤努力的念佛,已经说明他决定能往生。

你不要去焦急,不要去担心,这阿弥陀佛已经跟我们作了保证的事情。你只要相信阿弥陀佛,你就一定相信你的父母决定能够往生。所以你要你父母感到安乐,感到欢喜,感到随喜,就可以。你常常对父母说:“你们去了之后,别忘了到时候等我往生,你要把阿弥陀佛请过来,把我接过去。我们到极乐世界再重逢。”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
大安法师文章列表

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

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,为子女所依托...

读《金刚经》一年,却看不破情字怎么办

问: 大师您好,我读《金刚经》近一年了,外貌变的愈...

至诚念佛莲已种

请看第十段:至诚念佛莲已种。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...

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

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,良以乍得我空,即生耽滞,闻...

如不念佛,每日造作获罪无量

菩萨谓查母曰:汝何不勤勤念佛?答曰:因添儿孙,时常...

路过坟墓时能念佛号给他们吗

问: 我喜欢登山,有时登山的时候会看见一些坟墓,很...

往生西方就一定能开悟

一个念佛行人,信愿持名,要以求往生作为目的,不能以...

诸恶已作,业报已现者易生净土

因其实惭惧故,你造作了很多的恶业,已经造了,临命终...

【注音版】华严经净行品

(印光大师校印本)...

【注音版】暮时课诵--单日

根据《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》(印光法师鉴定...

佛说八关斋经

闻如是:一时,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尔时,世...

【注音版】佛说四十二章经

(龙藏本)...

念佛行人,须敦伦尽分

念佛之人,必须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...

一辈子造罪业,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

那有人也许看到这个经文就问了,他一辈子造了这么大的...

【推荐】靠自力修行的道路,真是险象环生

多诸障难者,行人于禅观中,击发阴魔,如《楞严》开五...

失眠怎么办

问: 失眠怎么办? 大安法师答: 对于睡眠不好,心病还...

【佛教词典】老衲

为比丘之谦称。衲,指衲衣。僧众着衲衣而自称老衲。类...

【佛教词典】十地愿行

指菩萨于十地所修之十波罗蜜多行。修行须具四弘誓愿,...

修学六度的功德

我们看戊三的结叹六度功德。我们如法地透过理观来带动...

以金刚慧断烦恼

今天接着讲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》。四祖道信大师说:...

省庵大师论发愿的重要性

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:得生与否,全由信愿之有无。...

美好的掌声

王先生是一个公司的董事长,生意做得非常成功。 他的...

隋代高僧道绰大师

今天我们讲的这位祖师叫道绰大师。道绰大师呢,跟昙鸾...

念佛别怕妄想,不后悔,不怀疑

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其中两...

有我与无我

有一次,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游行沙门,到摩揭陀国首...

地藏比丘其人其事

地藏比丘(公元630-729年),生于新罗国王族,俗姓金,...

打坐念佛气一直在头上鼓,应该如何解决

问: 我打坐念佛好几年了,近三年打坐气一直在头上鼓,...

莲池大师《戒杀放生文》白话解释

莲池大师所作《戒杀放生文》,精辟圆顿,事理兼备,悲...

【佛学漫画】内观

吡钵舍那者:谓拣择诸法,最极拣择普遍寻思,周审观察...

心念与疾病有何关联

问: 佛法中提到病由业生,业由心生,心念与疾病的关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