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弟子文库

外在的鬼不可怕,心中的鬼才可怕

学诚法师  2016/12/25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  听文章

外在的鬼不可怕,心中的鬼才可怕

人生在世会有许多苦难、艰辛,但人不是为了受苦来到世上的,而是为了让未来的生命更好。改变生命的核心不在身体,而在心灵。在痛苦中用心寻找值得感恩的一切,将心比心怜悯他人的痛苦,发愿未来有能力去帮助一切受苦之人。生命改变之因,就在心念的改变中悄然种下。

人生也总难逃一死,不光是自己,父母亲人都是一样。寻得无限生命的皈依,无论对己对人都是最大的利益。

人的生死由个人业力决定。外在的鬼不可怕,心中的鬼才可怕。眼前的每一个境遇,都是果报。

很多人说,看不见业果,所以自己不能接受。但是反过来说,自己不接受又能如何呢?只能照着现有的路走下去,依旧迷茫、被动。业果之理不会改变,只是自己不知不信而已。若能深信佛陀谛实之语,尽管眼前看不透,却能获得生命真实的改变,直至亲证业果的不虚。

人的身语意都在造业,这个业储藏在我们的心识中,犹如种子一般,遇到合适的时节因缘就会感果。每个人死亡时都有一个最强的业决定生命的总报,引招人受一期生命,生命的长短取决于这个业种现行的力量限度,报尽后此一期生命结束,下一个引业再现起,所谓万般带不去,惟有业随身。

流转轮回的心识,并不等同于“灵魂”。世俗认为的“灵魂”是不变的,有形体、有思想等,但佛教所谈的心识却不是如此。佛法按照功能把心区分为八个部分来认识,即八识,死亡后前六识均不现起,轮转六道的是阿赖耶识,第七识恒随之转,并执著为“我”,但阿赖耶识并不是恒常不变的,而是刹那生灭流变的。

脱离轮回,不是有一个实体从一个实在的地方离开,而是内心深处的第七识不再攀缘第八识为“我”,离此执著,即了生死。故菩萨了生死而不住涅槃,现身六道,不舍方便。

人道、畜生道是六道中我们能够了知、接触到的,你认为它们是一种真实存在,还是方便说呢?世界对我们是真实不虚的,六道轮回亦复如是。多忆念佛菩萨的光明。怕鬼,是因为总是去想象,“心里有鬼”;忆佛念佛恰好正对治,让心里装着佛菩萨。

怕的不是鬼,是自己的想象、妄想。外在的鬼有什么可怕?在往生之前,他们是人们挚爱的亲人;从无限生命来说,他们也曾是自己的亲人。

来世是从时间上,让人的心想得更远,而不急功近利;让身边的一切人与事更美好,是从空间上,让人的心更开阔、宽广,而不局限于狭小自我。修行,让我们对生命有更完整的理解和认识,才能把握当下的意义和方向。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

对自己这么残忍,恐怕会失去大好机会

以为五逆十恶,临终回心,念十声佛,就可往生,因此可...

不要自心生自鬼

月前,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。 有位小法师,来寺挂单...

一个人堕落三恶道前,会有一些前相征兆

那么假设不幸的是,我们今生的罪业,它在临命终的时候...

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

问: 请问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?我很怕自己一个人的时...

怕鬼及有怨业病该怎么办

在家人念蒙山,有何不可,此系普结孤魂缘者。小则蒙山...

有些人念《地藏经》为什么有这种感觉

你说业能转不能转?一念善心起,百万障门都消失;一念...

二鬼争尸

曾有人远行时,独自夜宿在一空房子。半夜有鬼肩扛着死...

一切恐惧,为作大安

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内涵的恐惧的理解与表达。对于一个...

【注音版】普贤菩萨行愿品

(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)...

【注音版】礼佛大忏悔文

礼佛大忏悔文...

饿鬼报应经

尊者大目揵连,从佛在耆闍崛山中,游行恒水边,见诸饿...

【注音版】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

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...

印经造像之功德利益

众生沉沦于苦海,必赖慈航救济,而后度脱有期。佛法化...

学佛先克己慎独

慎独出于《礼记中庸》: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...

欲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

佛法本无定相,深者见深,浅者见浅。以我们这浅浅的根...

通过什么表现才知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

问: 师父,通过什么表现能知道自己在修行上走对路了...

【佛教词典】曹洞

(杂名)曹洞宗之第一祖洞山,第二祖曰曹山。...

【佛教词典】离婆多

梵名 Revata。(一)又作离越多、隶婆哆、哩嚩帝、离婆、...

无论打了多少妄想,我们的心都是清净的

什么是真如呢?它的体性,经典上给它两句话,叫清净本...

素食是一种绿色慈善

素食对动物是一种慈善 今天的肉、牛奶和奶制品都已经...

四种陀罗尼有何含义

陀罗尼这句话,是翻个能遮、能持的意思。遮,就是灭除...

星云大师《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生活》

各位法师、各位护法信徒: 大家晚安!我今天想从教学...

龙树菩萨的故事

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,是南天竺的婆罗门...

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

问: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? 大安法师答: 佛...

憨山大师:念佛与参禅

学佛没有其他伎俩,也没有什么诀窍,只是生处要熟,熟...

戒香

仙人山中,微风徐徐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味。在树...

【佛学漫画】智者大师

智者大师的开创精神,让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了夯实的基...

慈悲语二十条

1.人有善念,天必佑之。 2.福莫大于心善。 3.一点慈爱...

一心念佛,是为自己要事

原文 昨接守良书,知汝母求生之心,尚未实发,病中且勿...

管理者如何带领团队达到更好目标

任何人都期望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广大。管理者因为不但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