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弟子文库

十六个菩萨沙弥各自所成哪些佛

净界法师  2025/05/06  繁体字  大字体  护眼色  听文章

十六个菩萨沙弥各自所成哪些佛

其二沙弥,东方作佛,一名阿閦,在欢喜国,二名须弥顶;东南方二佛,一名师子音,二名师子相;南方二佛,一名虚空住,二名常灭;西南方二佛,一名帝相,二名梵相;西方二佛,一名阿弥陀,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;西北方二佛,一名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,二名须弥相;北方二佛,一名云自在,二名云自在王;东北方佛,名坏一切世间怖畏;第十六,我释迦牟尼佛,于娑婆国土,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这十六个菩萨沙弥,其中有两位沙弥是在东方作佛。一个法号叫做阿閦佛。阿閦就是不动,他内心能够安住一念的清净心,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。在欢喜国成佛。第二个是须弥顶。须弥顶是指的这尊佛的佛身,高大庄严,犹如须弥山。

东南方也是两尊佛,一名师子音,二名师子相。师子音是说明,这尊佛说法的时候内心无所畏惧,像狮子吼。第二个,师子相,是说明这一尊佛能够像狮子一样降伏百兽,具足威德之相。

南方有两尊佛,一名虚空住,二名常灭。虚空住,就是这尊佛内心当中经常以我空法空的法性为住,这是虚空住。第二个,常灭,这尊佛内心安住“诸法从本来,常自寂灭相”。你看佛像,其实每一尊佛基本上都安住在常灭,就是他的心是无生的。所以你看佛陀的眼睛是开三分眼的,不像其他的菩萨、罗汉,他眼睛有的是全开的,佛陀是常灭。

西南方两尊佛,一名帝相,二名梵相。帝相就是这尊佛有像帝王般的尊贵相。第二个,梵相,就是这尊佛有清净无垢的圣相。

西方两尊佛,一名阿弥陀,二名度一切世间苦恼。这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过去是师兄弟。阿弥陀翻成中文是无量光、无量寿。度一切世间苦恼,就是他有大悲心,度一切众生苦恼。

西北方两尊佛,一名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佛。多摩罗跋,翻成中文叫清净无垢,像栴檀香一样清净无垢的智慧以及神通。这个是这尊佛的功德。二名须弥相,也是指他是相好庄严。

北方二佛,一名云自在,二名云自在王。云自在是强调他因地的大悲心,像空中的大云普盖一切众生。多一个“王”,指的是这种大悲是自在无碍的。

东北方是一尊佛,名坏一切世间怖畏。他有大威德,能够破坏一切世间内外的魔障。

第十六尊佛,就是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翻成中文叫能寂,他具足大智慧、大慈悲,能够寂灭一切的烦恼、业力,在我们娑婆世界成就无上菩提。

就是十六个菩萨沙弥,到了释迦牟尼佛的时代,已经各自成佛了。

净界法师《妙法莲华经》

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
净界法师文章列表

所有的外境都是你成佛的资粮

蕅益大师讲到,我们修学大乘佛法,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...

成佛的七种功德

世尊!如果位中菩提、涅槃、真如、佛性、庵摩罗识、空...

圣严法师《众生成佛》

自归于佛,当愿众生,体解大道,发无上意。(六十华严...

顽劣愚痴的众生,也有圆成佛道的一天

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,此即所谓学佛;亦...

学《法华经》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

《法华经》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,就是你的安住点...

舍利弗为什么能成佛

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 舍利弗来世 成佛普...

念佛怎样反观自己

问: 佛法若不外求,念佛怎样反观自己?念佛之心当下...

人们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,其实并不难

普通人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,其实并不难。佛和众生都是...

阿弥陀经要解

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,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,然...

佛说八大人觉经

为佛弟子,常于昼夜,至心诵念,八大人觉: 第一觉悟...

【注音版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

般若波罗蜜多心经...

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

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...

永明延寿大师《戒杀俚言》

堪嗟人心如铁,终日杀生造业,他身滋养尔身,心上如何...

念佛切勿起疑念

念佛全凭信心,若起疑念,则念佛就念不成功了。我们是...

彻底死绝「偷心」,了脱生死才有指望

在这条漫长、艰辛的修学路上,有时候往往虽经别人提醒...

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

问: 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?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...

【佛教词典】罪处所释名

亦名:觅罪相法释名 子题:多觅是多人语、单觅即罪处所...

【佛教词典】飞说破

禅林用语。禅林中,首座与大众来往交锋酬答之际,突然...

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

春节将至,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,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...

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,所求之愿都能满足

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,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...

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

有个小孩子,在读小学的时候,他的外祖母过世了。外祖...

念佛好还是参禅好,在于个人是否相应

有人说: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。其实念佛一法,又有事念...

贪念恶念感召生死轮回苦

佛住在波罗奈国鹿野苑时,一日早晨到城里托钵,看见一...

花饰比丘的因缘

有一天,释迦牟尼佛带领弟子去应供,斋毕,大众正静默...

出离心对净土宗的修习非常重要

在发菩提心之前首先要发起出离心,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...

常把惭愧放心头,有三大好处

惭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,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,并没有惭...

【推荐】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

在整部《楞严经》的理论篇当中,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...

被饿死的阿罗汉

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,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,...

李炳南居士《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》

1.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? 从心上去。这个问题必...

有一丝毫的放不下,功夫就不得现前

想得一个见地,想得一个功夫,这都不是想出来的,想也...